?
8月18日,深圳農商行與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發布新版手機銀行,為科技賦能金融的創新探路,也演繹了深圳金融業數字化征程的靚麗藍本。
珠聯璧合,構筑金融科技生態氣候
全面擁抱數字化轉型,正在落地生根,綻放碩果。
8月18日,深圳農商行與阿里云戰略合作協議簽署暨新版手機銀行發布會在深圳舉辦?,F場,各界共同見證深圳農商行新版手機銀行發布上線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時刻。
通過此番牽手阿里,深圳農商行對手機銀行進行了全新改版。作為新一代移動互聯網系統,新版手機銀行不僅在技術上借力大數據、分布式、微服務、生物識別等先進手段,還獨創了“廣府”、“潮汕”、“客家”三種民俗銀行主題,為客戶打造好玩有趣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
新版手機銀行的推出,只是深圳農商行數字化能力的一個起點。”該行行長袁捷闡釋,未來深圳農商行將與阿里云“合作共創”,深入推進“零售+科技”發展戰略,打造精品社區零售銀行。
按照部署,未來雙方將在深圳農商行數字化轉型領域深化合作,推進互聯網金融中臺、智能數據中臺和移動智能平臺等建設;還將在互聯網端開展場景金融業務合作,建立聯合創新實驗室,落地雙方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各項創新業務,實現大數據應用平臺、移動金融平臺、全域風控、人工智能等技術在銀行創新業務領域的開花結果。
高屋建瓴,書寫“科技興行”靚麗樣本
實際上,此次戰略牽手,只是深圳農商行一直以來大力推動金融科技發展的縮影,也是深圳農商行在數字化轉型時代背景下的再次出發。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以來,科技創新月新日異。與深圳的創新基因一脈相承,作為一家根植深圳68年、改制15周年的本土銀行,深圳農商行一直扎根社區,緊貼深圳經濟發展脈搏,緊跟金融科技的快速發展,堅持以科技引領業務發展,該行的金融科技創新一直保持了較好的發展。
“市民不會因為你是農商行而降低自己的要求,我們也從不因為自己是農商行而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和服務的標準”。該行一位負責人闡釋“科技立行”、“科技興行”的理念強調,深圳農商行一直堅持科技與創新的雙輪驅動,長期致力于打造科技領先型銀行,有著注重技術、尊崇技術的優良傳統。
相關人士如數家珍,早在1998年率先在全國農村信用社系統獨立開發核心業務系統,成功上線后推廣至全國各地農信社;改制之初,立即啟動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的開發,于2010年4月上線投入運營,并榮獲深圳市人民政府頒發的“2011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一等獎”;在互聯網金融時期,該行傾斜資源推動網絡金融、移動金融發展,網上銀行、移動銀行服務不斷更新迭代,在全國率先啟用手機銀行“云證書”等技術服務,有效提升客戶的服務體驗。
這樣的突破創新,一直沒有止步。在業界看來,守正出新正是這家扎根本土的農商行的骨子里的DNA。
“在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及早布局,專門成立金融科技創新部,并劃撥專項資金支持金融科技的創新研發,探索金融科技的市場化運作模式?!毕嚓P人士坦言,近年來更是深入推進“零售+科技”發展戰略,并積極地擁抱金融科技,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
高層寄語
今年正值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歷經40年,深圳科技創新不斷提速,并致力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作為扎根深圳68載的本土銀行,對金融科技給傳統金融業帶來的沖擊深有體會。我們把科技放在了戰略決策的高度,成立了專業部門,致力成為擁抱新科技助推業務發展的銀行。也正因為這樣的愿景,才有了今天我們和阿里的合作。我們期待,有了科技助力,新一代手機銀行功能變得更加強大,客戶的使用體驗也變得更加美好。
——深圳農商行董事長 李光安
讀數
深耕特區發展,綻放金融能量
歲月總是最好的見證,數字則是最好的答卷。正是順應科技發展趨勢,深圳農商行也收獲了“科技興行”戰略的果實。截至2019年末,深圳農商行集團資產總額達4220.01億元,2019年度實現凈利潤46.79億元,凈資產回報率達16.56%。在英國《銀行家》雜志2020年發布的“全球銀行1000強”中位列第286位。
未來前瞻
傳承創新基因,演繹“價值銀行”生命張力
惟有品讀時光,方能丈量未來。
40年很長,多少精彩樂章都在歷史的過往里余音繞梁。40年很短,有如白駒過隙,轉瞬進入新時代。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面對未來,需要迎著潮水的方向,搏擊潮頭,讓時代變得生動和不凡。
今天的深圳農商行,以“價值銀行”的生命張力,以“科技興行”的基因內核,演繹了深圳金融行業發展的獨特樣本。
未來,深圳農商行帶著本土基因與深圳自信,迎潮而上,奔向下一個40年,60年,100年,不愧美好時代!
?
基因解碼
深圳農商行實施“科技興行”戰略軌跡
關鍵詞 一代系統
1996年末”行社脫鉤”時,那時的深圳農村信用合作聯社(深圳農商行前身)就制定科技興社領導小組,把信息科技建設當成頭等大事,并累計投入9000余萬元用于信息科技建設,并于1998年率先在全國農村信用社系統獨立開發第一代綜合業務處理系統,成功上線后廣泛推廣至全國各地農村信用社。
關鍵詞 二代系統
2006年改制之初,深圳農商行立即啟動新一代核心業務系統的開發。2010年4月以“小核心、大外圍”為特征的新系統正式上線投入運營,有力推動了“服務升級”和“管理升級”。該系統榮獲深圳市人民政府頒發的“2011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一等獎”。
關鍵詞 互聯網金融
千禧年之后,互聯網逐步登上歷史舞臺。深圳農商行著手進行更符合時代標準的業務升級,開展在線服務。近年來更是大力發展線上業務,包括手機銀行APP、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眾平臺,相繼推出了AR銀行、生物ID識別、云證書及各類線上信貸產品,提升客戶使用體驗。
關鍵詞?異地數據中心
在國家政策、市場需求、同行競爭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國內中小型商業銀行對數據存儲以及業務處理的要求正變得越來越高,數據中心成為金融機構信息化趨勢下支撐關鍵業務的核心設施。深圳農商行于2010年開始異地武漢數據中心的建設,于2013年投入使用。該數據中心達到T3+A等級標準,為該行實現跨區域經營和業務發展提供更加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關鍵詞 智能柜臺
在大數據、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新型金融技術日益普及的形勢下,深圳農商行不斷提升業務辦理的智能化水平,在超過200家網點鋪設了超過600臺智能柜臺,業務辦理無需再排長隊,全程自主化、無紙化辦理,提升服務效率。
關鍵詞 金融云平臺
深圳農商行于2016年9月搭建了信通金融云服務平臺,為村鎮銀行、中小民營銀行在信息系統、金融產品、綜合服務等方面提供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的“金融云平臺”,目前已與近40家中小銀行簽署了合作協議。
關鍵詞 專設金融科技創新部
在金融科技快速興起之際,深圳農商行緊跟時代趨勢,2017年底成立了金融科技創新部,負責互聯網核心、金融云平臺等基礎架構開發,嘗試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探索金融科技的市場化運作模式,讓金融科技探索能輕裝上陣,勇于創新實踐。
關鍵詞 場景金融+智慧社區生態鏈
“無場景不金融”。隨著金融科技的發展特別是5G時代的到來,“場景化”“移動化”成為金融行業最主要的特征。自2018年以來,深圳農商行結合自身扎根社區、服務社區的的特色,加大對金融科技的資源投入,在休閑娛樂、交通出行、住房租賃、教育醫療等領域搭建金融服務場景和金融生態圈,推出了“智小窩”、“學子通”和“智慧社區”等項目,旨在打造智慧生活平臺,構建智慧社區金融生態鏈。
關鍵詞 新版手機銀行
2019年深圳農商行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煥新升級新版手機銀行APP。新版手機銀行借力大數據、分布式、微服務、生物識別等先進手段,實現技術底層框架革新,為業務發展注入敏捷的互聯網科技基因。